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陈克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当代雕塑艺术中的虚拟与复制

2013-05-28 09:26:3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陈克
A-A+

  “后文艺复兴系列”作品是对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它暗示了电子时代文化生产的方式,也暗合了电子传媒时代的视觉特点。在被数字化和高科技武装的同时,人们的视觉体验也在发生变化,但快速的变化也使个体的我深感不适。在被数字化科技充斥的今天,我借用耳熟能详的欧洲古典雕塑造型,使传统雕塑与数字化时代的观看方式发生关系,以数码化的手段压缩、扭曲西方经典雕塑,使观众在惯性思维中产生晕旋和幻觉。

  一、艺术生态现状的图景化和晕眩感

  有史以来,中国雕塑艺术生态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丰富、复杂、混乱、备受关注和质疑。原来单一保守的美学体系突然面临形声不一的众多标准挑战,这里包括市场经济下的寄生需求和投资需求所建立的市场标准,有按照美术史进行折衷主义教育的学院标准,有文化洋买办为政治目的输入的学术标准,有官本位主义情节下建立起的公共艺术审美标准,更有形形色色的美术馆、策展人正在努力建立和尝试区分各自的学术标准。还有80后和90后被称为果冻一代对“标准就是无标准”的新不了情……。今天的中国艺术生态就像格奥尔格•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中所说的:“大量快速变换的图像,在瞬间一瞥中的猛然中断,以及意想不到的汹涌印象,这些就是现代大都会所创造的心理状态。”

  时至今日,中国的文艺路线依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见怪不怪。电子传媒使我们通过视像辨识世界变得异常便捷和图景化了,文化理论家詹姆逊也说:“进入消费社会,世界呈现出由文本化转向视觉化的趋势。”人们开始适应社会这个变换中的视像,并逐渐开始享受快速的变化和动荡不定。

  当前的中国艺术状态还处在建立新体系前的探索过度时期,我们面对的是五千年的传统和欧洲五百年来没落的人文主义。也许我们正迎来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文艺复兴”。对复兴中国雕塑未来的“崇高使命”使我们疾步前行。对速度的迷恋使我们还没有时间充分思考奔向的未来究竟是什么。今天的中国艺术家正在为摆脱传统束缚而振奋,他们希望紧跟上国际当代艺术的变化,这使他们用各种极端的艺术方式和手段来证明改变的存在。这个阶段的艺术探索主要还是对传统审美趣味的反叛,也可以说,是我们所熟悉的美学标准在后现代主义推崇的反叛和质疑的实践大潮中,正在快速的位移和沉浮。虽然中国雕塑界的先锋们正着手规划新的艺术体系,但它呈现给我们的面貌还是个体模糊和集体漂浮不定的晕悬感觉。

  二、 数字化科技对当代雕塑的影响

  每次遇到“当代”和“艺术”问题时,人们常常会发现当代艺术已经模糊了艺术和现实的界限。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把“看不懂”的艺术划归为当代艺术的范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忽略了当今由数字化科技支撑的媒介所引起的视觉化转变的社会背景,也就是大量的现实图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图式来源。同时,借助数字化的高科技手段,人们正在大量制造和生产人类科幻视觉。数字化帮助我们大幅度提升了认知世界的速度,借助网络、影视、和卫星通讯,数字化科技作为交流途径已经成为人类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

  在此影响之下,不仅大量数字化科技进入当代艺术,而且带来了艺术意识认知的改变。而在数字化科技资源和精神价值追求的矛盾中,作品与视觉对象之间联系的关键,乃是艺术家对于当下现实、文化和精神问题的反应,以及反应的个别化、观念化的方式。对问题的追问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方法,使之倾向于观念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以观念为主导的创作方法智慧地使问题呈显出来,成为存在过程与生命体验所必须经历的艺术创造。在此前提下我用作品提出疑问:在大师阴影的笼罩下,我们是一味地复制大师;还是创造反映当代经验的视觉的文化?查常平先生在《俗世社会与世俗历史中的图像追思》一文中评价这批作品曾说:“这些原本充满虎虎生机的艺术图式,在我们今天纯粹俗世化的现实社会里萎缩了,沦为美术学院的学生反复临摹造型的空洞对象。所谓中国的现代性,在后文艺复兴系列作品参照下不过是古典的扭曲、悖谬。压扁(挪用PHOTOSHOP软件中数字变形的技术)与喷漆的雕塑形象,象征着在这种只有俗世追问的传统中文化生命的花果凋零,象征着古典艺术的单纯精神向现代俗世的华彩秀丽的降格。”

  王林先生也曾在《数像时代展览前言》中提到:“正是艺术在汲取数字化时代文化资源的时候,对操控数像生产的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知识型构保持警惕,才能在文化一体化的集权倾向中以其异质、异在的另类性,保持个体的自由与独立。”数字化时代的雕塑对传统架上雕塑而言,不仅在创作形式上有区别,更为重要的是在观念意识中所呈现的价值追求。

  三、关于复制与颠覆的“后文艺复兴”雕塑

  “复制”具有语意双关的含义。临摹、复制大师的作品,一直是艺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近现代的雕塑艺术发展模式沿袭了西方的经验和轨迹,但今天我们发现西方的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如同今天的西方经济正经受严峻的考验。中国正迎来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第一次“文艺复兴”,问题的前提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是建立在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经历过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的西方现代主义文明基础上的,这将使它更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后文艺复兴系列”雕塑正是对中国这一特定的艺术发展过程和当代文化现状的思考和呈现。中西文化的隔阂在数字化信息社会已荡然无存了,但对艺术作品背景的互相理解远不如形式上互相接受。传统文明的地域性使不同语境下的艺术作品“复制”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某种程度上,将西方古典作品通过数码技术的置换,塑造出貌似“误读”的艺术形式;进而变成艺术家传递观念的载体。这有点象借尸还魂的传说,在转换地域的同时为旧物注入新的灵魂。保持从属古典的造型而不是挪用主流文化,这说明作品中对西方经典作品的挪用,有力求改造传统主流的意义。对西方经典作品的改造是一种动因、一种东西方话语中的合作权力,一种对复制西方美术教育体制怀疑的权利。

  “后现代雕塑”中的问题意识绝对是雕塑起源历史中不可适用的。任何存在的事物都会为了新的目的被怀疑、被改造、被重新阐释。“复制”与“颠覆”就像“传统”和“现代”连缀起来那样充满矛盾,它会因为时间和创作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正因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挪用、复制,再重新添加新的意义,才得以使旧的规范不能完全束缚我们。在这种意义上,复制就反映了文化结构上具有颠覆性,由此,原作品的经典性得以质疑,并对传承的必然性和唯一性的态度表示异议。

  四、雕塑是“虚拟”的实物

  虽然我们谈到虚拟和数码化的雕塑,但雕塑呈现必须诉诸感官并以物的形式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一件艺术作品首先是一种物”,这一点艺术作品与其他事物并无根本区别,它的呈现离不开对塑造技巧的掌握。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对“物”的改造、去伪,使其构成对真理的揭示。既然创作过程是“精神充满物质”的过程,也就意味着艺术作品是一个用技巧重新组织过的实物。我在后文艺复兴系列作品中尝试将熟知的经典作品进行数码技术转换,通过建立严格的复制参数和比例,我试图建立某种秩序让作品稳定起来,而这个秩序让复制和原作之间差异的描述具备了合法的立场。作品严格按照原作进行等比例压缩和扭曲的塑造,试图建立和古典雕塑形式间最为直接的秩序关系。依照数码转换后的图片进行的再塑造,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有目的的构成。这种当代的视觉方式使人们熟悉的大师的图像变得陌生化,虚拟化了。关于后文艺复兴系列作品孙振华先生在文章《视觉文化嬗变中的陈克》这样解读道“陈克的作品较好地将视觉文化中的当代问题转化为一个有着长久技术积累的“塑造”问题,它成功地连接了不同的视觉观看方式,使传统的“塑造”与电子媒介时代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关系。它既是技术性的,又是观念性的;既是空间性的,又是时间性的;既是物质实体的,又是虚拟想象的......

  我试图经过这种视觉转换,使人们熟知的经典作品变得陌生化和虚拟化。我不断以新媒介提供的视觉参考重复塑造以期可以重新创造。

  陈 克

  2010年10月29日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陈克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