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陈克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被编辑的传统——谈陈克的雕塑

2013-07-04 11:02:44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郁婷 实习生 闫琰
A-A+

陈克老师在53美术馆“形变——一种当代艺术的视角”展览开幕式上讲话

  其次,作品对于普通大众造成了视觉上的“眩晕感”,这种感觉其实不只是视觉上的感受那么简单,正如艺术家自己说的“我当时也是从观念走到‘形’的,而不是先从‘形’再到解决‘形’的问题”,而作品中艺术家想表达的观念,才是关键。这件作品其实是三个关系的相互作用,先是“观者”,然后是陈克的“作品”,最后是作品的母体——“古典雕塑”,对于“观者”,他是熟悉“古典雕塑”的,这时当他见到了“作品”,在他心中,就会由“作品”想到“古典母体”,又从“古典母体”回到“雕塑”,这种“眩晕感”正产生于这来回转化的过程中,所有见到“作品”的观众,很自然会进入到这种预设的联想转化中;对于“作品”,制作“作品”的陈克取材于“古典雕塑”,而为了让“观众”看到“作品”的时代感,他必将进行加工,他先把古典雕塑形成图片,再进行数字处理,最后将处理过的图片用传统手法进行三维呈现,这样,数字化的处理就通过雕塑家的中介施加到了“古典雕塑”上;最后对于“古典雕塑”,在这三者当中似乎是最为被动,一系列被转化、被编辑,但其实,它竟永远是个标志,连“作品”的名字都逃不过《后文艺复兴-大卫》,只有一个字属于自己——“后”,不过还好这个字是第一个。这其实也是我们说的提倡创新与时代感之中的悖论,就是我们与传统的关系和位置,这种悖论谁都逃不过。

  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以下问题的引发:首先是传统的异化,对于传统的改造,中国对西方的借鉴,时代的痕迹,我们可以如何表达?如何展现我们自身?我们和传统是合作还是竞争关系?其次是当下数字化的普及后的被绑架状态,这些雕塑作品与数字的结合带给我们的是种压抑感,其实正如我们在数字时代生活中的感受,什么都可以被编辑,被复制,我们人也逃不过,一切变得冷血与机械了,正如本雅明20世纪30年代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对数字时代下艺术的观点,即一切都可以复制;最后是观众的观看,他们究竟在看什么,是看改变的“古典雕塑”还是陈克的新作?他们能否摆脱这种压缩感?

  我们从这转换中暂时抽离出来吧,说一个小故事,最初陈克给杂志寄他的作品图片后,那边的编辑总是很“好心”地帮她“调正常”,由于太多次这种情况,陈克干脆寄去自己和作品的合照,就不用解释什么是“正常”了,那什么是“正常”呢?

  近期,作为当代十分活跃的艺术家,他的这一系列作品参加了6月22日在广州艺海堂举行的由雅昌艺术网主办的《传递空间——广东雕塑家艺术沙龙》和次日在五三美术馆主办的《形变——一种当代艺术的视角》展览。

1 2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陈克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